官网首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公司新闻>>正文
 
 

徐奇渊做客“经济与金融学名家论坛”谈对美国金融制裁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日期]:2020-10-05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20年9月30日下午,由我司国际金融研究中心、靠谱的十大网投实体平台国际金融系共同主办的经济与金融学名家论坛(91)暨全球金融治理系列讲座(29)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作了题为“对美国金融制裁的调查与研究”的专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摘要。经本人同意,刊发于本公众号。转载请注明来源。

首先,可以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理解国家间的经贸冲突。第一阶段的全球化,是传统贸易一体化,此阶段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消费跨境,对应的冲突形式主要表现为关税冲突。其次是生产一体化和全球价值链扩展,此阶段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跨境,国家间的经贸冲突体现在市场准入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和国有企业问题等后边界政策领域。最后是信息全球化,此时军民两用技术、安全边界模糊,此阶段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信息跨境流动,国家间的经贸冲突特别表现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冲突。与前述三个阶段的具体冲突方式不同,金融制裁由来已久、横跨上述三个阶段。从目前的全球化发展阶段、国家间冲突形式来看,当前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出发点,除了政治目的之外,还会与其维护信息“安全”的考虑紧密相关。

美国金融制裁包括罚款、冻结财产等诸多手段,这里我们CHIPS和SWIFT系统为切入点来进行观察。从一笔完整的跨境支付结算清算流程可以看到,美国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他国进行制裁。CHIPS系统是货币流采用的系统,而SWIFT系统则是信息流采用的系统。由于支付结算系统的特点,当制裁涉及CHIPS系统环节时存在一些替代方法,如用其他货币支付而绕过CHIPS系统,一个例子是中美经贸往来所使用的货币替换为欧元,采用欧元结算的TARGET系统。

但信息流的报送无论采用何种货币都要经过SWIFT系统,因此当金融制裁涉及SWIFT系统环节时如果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此类制裁杀伤力将更为严重。但是美国的金融制裁如果通过CHIPS系统可自主实施,而通过SWIFT系统则无法完全自主,原因在于由于SWIFT系统的机制设计,理论上来说美国并不能直接控制该系统。

但是,美国仍然可以通过各种威胁来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在事实上也可能实现对SWIFT系统的要挟,尽管其他国家要考虑支持美国诉求带来的成本。我们从美国两次将伊朗(部分或整体)踢出SWIFT系统为例来说明为什么欧洲国家也没办法,以及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从美国的视角出发,实施金融制裁有三大抓手:长臂管辖(获得法理依据)、CHIPS系统(做实美元霸权)、SWIFT系统(挟天子以令诸侯)。针对这三方面,欧洲作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1)为应对长臂管辖,早年间欧洲也出台了一些针锋相对的应对措施如欧洲阻断法案。这方面的措施在1990年代的古巴危机中取得了明显成交,但是在伊朗事件中缺乏有效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适得其反。但这并不能否认建立阻断法案的必要性。

2)INSTEX的创新(贸易交换支持工具)也未达到预期效果,具体原因包含以下几点:1、政治信号,只能传递出欧洲应对美国金融制裁的态度;2、与人道主义因素有关,具体贸易对象只涉及一些出于人道主义援助的交易,如食品和药品等,并不构成主要的商品贸易,贸易额很小;3、该创新前提是进出口贸易平衡,但是伊朗不能出口石油,就无法实现与欧洲的双边贸易平衡;4、该创新仍受到受美国的监管,其系统内的贸易信息需对美国保持透明以达到监管标准(目的在于防止发生腐败洗钱等问题)。

3)针对被踢出SWIFT制裁而开发的新的报文系统难以发挥作用。新系统难以得到广泛的使用。  

那么中国被踢出SWIFT系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通过与伊朗案例的对比分析来看,中国被踢出SWIFT系统的可能性极小。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从经贸往来的角度来分析。1、如果中美贸易脱钩,后果非常严重。因为中美之间贸易量对全球和美国对外的经贸往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如果做出此种举动本身也要承担巨大风险。这方面有很多的数据和证据。2、美国若采取威胁欧洲国家获得支持的方式也无法顺利实施。因为相对于伊朗,中国对欧盟的重要性要大的多,欧盟对中国有着更多的利弊权衡。即使通过长臂管辖来制裁中国,其他国家也要考虑是否要抛弃中国这一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接下来从金融联系角度来分析。1、外资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包括股票、债券等已达到4万亿人民币左右,中国、美国机构已经互相持有较多的资产。2、中国的银行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占据重要席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也起到关键作用。当然以上分析均从整体层面来考察,不排除美国针对单个机构的局部、中等程度的制裁。

最后说下结论。1、中美全面脱钩的现实条件尚不具备,但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局部、中等制裁的可能性正在上升。2、中资机构应该在法律框架内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前提是自身要首先做好合法合规行为)。3、坚决推进改革开放,旨在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因为联系越紧密美国进行制裁时其受到的阻力就会越大。4、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当前已遇到阶段性的机会,疫情环境下经济基本面的利好使得人民币资产在世界范围内更具吸引力。5、在中美冲突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欧洲是至关重要的第三方力量。6、数字货币任重道远,其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去美元化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仍然存疑,还缺少很多条件。

 

【会后交流】

Q:对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阻碍有何理解与看法?

A:其他被美国实施金融制裁的国家,并不都愿意使用人民币,原因在于中国的外汇市场不够发达、尤其是外汇衍生品深度、广度不足,无法有效的对冲汇率波动风险,而使用美元则不存在此类阻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如资本账户的开放问题以及金融市场的完善。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广度问题也阻碍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很多看起来是外部问题,但其根本原因还在国内。

Q:中国针对美国高科技领域制裁的反制措施应如何思考?

A:最好的反制措施就是加强与美国企业之间的联系,这源于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从利益角度来思考,美国实施制裁同时存在成本与收益。当联系更加紧密后,其制裁产生的成本将越来越高,当达到临界水平时,美国自己将放弃制裁。这就需要我们在各个领域进一步全面扩大开放,这不仅有助于加强我国同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还有助于倒逼国内改革。不过在开放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有所区分,资本金融账户的开放,与直接投资领域的开放、商品市场的开放不同,需要注意顺序问题。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上一条:经济波动与增长秋季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李向阳做客“经济与金融学名家论坛”谈后疫情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