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我司联合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纽约州立大学纽帕兹分校经济系共同举办了“全球与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东方资本研究、科罗拉多大学、德国波茨坦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野村证券(香港)国际有限公司的海外经济学家,以及中国银监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广西大学、四川大学和公司的12位学者发表了专题演讲。参会人员还有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丹麦国际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亚太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昆仑信托、城市商业银行等教授、研究员、业务经理等。
在开幕式上,我司经理张礼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感谢中外专家光临我司进行学术研讨交流,并介绍了我司金融学科的发展情况。张经理充分肯定了我司影子银行研究课题组联合全球本领域专家学家开展合作的新机制,感谢会务组织人员的辛勤工作,祝愿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研讨会第一节由我司仿真实验室主任傅强博士主持,我司李建军教授和纽约州立大学经济系Sara Hsu博士分别发表《中国影子银行的信用规模与结构》、《影子银行工具与风险》的专题演讲。李建军教授总结了国内外对影子银行的界定,阐释了中国影子银行的范畴,总结了影子银行工具、信用规模,用详实的数据刻画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结构;Sara Hsu博士运用压力测试方法,以中国金融部门为例,量化了研究了影子银行系统风险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稳健性的影响。
第二节由我司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经理同生辉博士主持,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副主任潘永教授、美国东方资本研究的Andrew Collier先生、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博士先后演讲。潘永教授以《东盟国家的影子银行》为主题,对比分析了新加坡、越南等主要东盟国家的影子银行发展状况,总结了该地区影子银行的特点、风险与地区影响等问题;Andrew Collier先生以《中国理财产品调查》为题,运用调查案例和数据揭示了所调查地区的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募集、投向管理等微观问题;张智威博士以《2013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题,深度剖析了当前中国经济金融面临的资产价格、流动性、生产率、金融体系中影子银行风险等问题,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表示担忧。
第三节由我司经济学院总支书记李涛教授主持,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Nicholas Borst博士,广西大学金融系副主任申韬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法学院金融法教授Erik Gerding博士先后演讲。Nicholas Borst博士以《影子存款是金融不稳定的来源: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为题,全面对比了美国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和中国理财产品(WMPs)的共同特征,对影子存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申韬教授以《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管理》为题,分析了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产生机理和管理机制对策;Erik Gerding教授的专题为《影子银行的法律起源》,他站在历史的视角,梳理了美国金融监管法律演变和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解释了两者之间的深层联系。
第四节由我司金融工程系副教授史英哲博士主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莉萍博士、德国波茨坦大学经济系Alexander Wiegelmann博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赵颖岚博士先后演讲,周莉萍博士以《为什么会复制银行业务:自由银行思想的回归》为题,从银行发展理论思想高度,解释了影子银行复制银行业务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思考研究影子银行起源的新的理论视角;Alexander Wiegelmann博士的演讲专题是《影子银行可能的路径:中国金融体系信用转换的新机构经济学视角》,他从新机构经济学视角,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欧美影子银行体系在信用=转换与发展方面的差异,给出了解决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对策。与会学者还与演讲嘉宾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国际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彭博社、道琼斯、中国商业新闻、第一财经等对会议做了报道。
本次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本领域的研究,加强了我司金融学科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金融实务界和政府金融部门的联系和合作。